2024-05-01 10:16:10 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阅读 19107
兴华助学春季探访
4月23日-30日,中兴公益助学团队在甘肃、青海进行“兴华助学”春季探访:向10所高中900名困境学子捐赠春季助学金1350000元,实地家访18户,为2000余名高中生开展10场“真人图书馆”交流活动。
本次探访途径2省8县,总路程超3600公里:从坐落于河湟谷地的临夏县中学开始,一路向北到化隆一中,再沿着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前行,穿越祁连山脉,抵达山丹一中,接着沿河西走廊南下,分别到访古浪、天祝、靖远、庄浪的6所高中,最后在沙漠边缘的民勤一中画上圆满句号。
家访
贫瘠土地上的“战争”
西北辽阔,8天时间几乎有一半都花在了路上。车窗外的风光大气苍茫,但对人类的生存来说,这种自然条件不算好,甚至是恶劣:终年冷凉的高寒山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
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这里人类生存的艰难。
本以为家访无非就是访贫问苦送温暖,但真正下车,走进一个个村庄,却首先被这片土地上人与天斗的故事所震撼:
化隆,地处高原气候干冷,光靠农业难以养活众多人口,于是困境之下催生了12万化隆人将拉面技艺带到全国270多个城市的壮举;
民勤,曾经差点被两大沙漠吞噬,但民勤人却敢与天争命,浩浩荡荡开展了几十年的全民治沙造林行动,在沙子手里抢出了耕地与绿洲;
庄浪,这里所属的黄土高原曾经被联合国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但如今,我们看到黄土丘陵上层层叠叠的梯田,农民手中的种子正孕育着无尽的希望,洒向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
……
而当我们读懂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抗争故事后,也就能慢慢读懂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辈,读懂他们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
在普遍脱贫的大背景下,还需要接受“兴华助学”项目资助的家庭各有各的难,“家徒四壁”、“孤苦伶仃”对一些受助学生来说不是形容词,而是他们的生活日常:
有的同学因种种原因自小没有父母抚养,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带大;有的同学父母因疾病或意外失去劳动能力,家中失去了稳定经济来源;还有的同学家长辈靠务农或打零工谋生,无力承担多个子女上学的费用……
通常来说,一个在县城读高中的困境学生,即使有国家助学金的补助,一年还存在3000元以上的费用缺口。
但即使在不确定是否能获得助学金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家长也咬牙凑出了学费和生活费,没让一个孩子辍学。
读书,对这些学生来说,是最具性价比的改命之路。
纵然一无所有,也要勇敢追梦:生活费很少那就少吃点,一口开水一口白馍一样能活;一套校服能顶三年,省下的置装钱可以多买点学习资料……
总之,他们坚信一点:只要心里的志气不散,闯过去,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学习这件事也并未辜负同学们的志气:
2023年,中兴公益资助的学生高考升学率达97.3%!
真人图书馆
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虽然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走进大学校园,但我们也收到许多同学的来信,他们倾诉了自己在求学过程中,对未来职业道路的困惑、对所学专业的迷茫,以及对与同龄人在见识上存在的差距的无力……
于是我们今年特别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座流动的“真人图书馆”。
“现实不允许我们追求梦想的时候,该怎么办?”
“文科真的没有前途吗?小镇做题家的出路在哪里?”
“AI具有自主思想情感吗?人类会不会被AI取代?”
“物理和数学总是学不好,可以传授一些好方法吗?”
“家人的期待变成难以承受的压力,该怎么办?”
“自己对别人的言行太敏感,总被负面情绪困扰怎么办?”
……
8位优秀的中兴公益志愿者化身“真人图书”,毫无保留地对同学们敞开自己的人生故事:直面AI挑战的程序员、不断自我进化的算法工程师、坚定追梦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十多年海外经历的HR、曾在英国打职业排球联赛的采购经理、擅长时间管理的工程师、资深学院讲师……
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中,我们也窥见到了同学们生动的内心世界。
很多同学说,很感谢我们的到来,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但我们也想对同学们说,很荣幸能与你们相遇,你们的坚强勇敢也激励着我们。
希望我们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继续努力,
一起走向更璀璨的明天!
本次活动致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西宁分公司。
中兴志愿者(按分享顺序排名):许威、杜悦、罗志群、向阳、田军、王宇浩、刘孝梅、周雪媛。
兴华助学项目简介
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兴华助学”项目于2016年启动,承诺10年向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共同助力上进寒门学子的求学路。
截至2024年4月,中兴公益通过“兴华助学”项目已累计资助甘肃及青海地区高中生2827名、大学生47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