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09:38:43 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阅读 3010
在医院新生儿科有一群特殊的小天使:早产儿。
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如同隐匿的 “视力杀手”,可能导致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眼球萎缩,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光明,也是目前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低胎龄及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 “导火索”,而低温环境会进一步加剧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然而相较于通识性研究,国内对“寒地”ROP诊疗与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什么地区才能称为“寒地”?
最冷月平均气温满足-10℃-0℃,日平均气温≤5℃的天数为90-145天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黑、吉、辽、蒙)冬季漫长寒冷,是典型寒地气候,早产及ROP发病率均较高,迫切需要专门的研究来探索寒地环境与 ROP 之间的关系,提升ROP诊疗水平。
自 2024 年起,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携手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启 “光明宝贝”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救助项目。短短半年时间,该项目就成功无偿救助了来自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福建4省(区)15市41个区县的 58 名困境家庭患儿。
为进一步提升 ROP 的诊疗研究水平,填补国内外寒地 ROP 多中心研究空白,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在救助患儿基础上,支持哈医大二院牵头开展 “寒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多中心研究” 项目。
寒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中心研究项目启动
2025年 3 月 8日,第十一届东北地区眼底病学术会议在哈尔滨举行,活动现场,在黑龙江省卫健委领导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医大二院院长徐万海教授的见证下,黑龙江省眼底病联盟主席、哈医大二院眼科主任孙大卫教授,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胡丽秘书长共同签约并启动“寒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多中心研究项目”。
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面向寒地环境下早产儿视网膜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将为提升我国早产儿视觉健康水平填补研究空白。
2年研究期内,预计实现:
1、掌握中国寒地新生儿、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流行病学特征及ROP遗传学特征;
2、完成高危因素分析,明确影响寒地早产儿ROP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情况、母亲的孕期健康状况等,分析寒地ROP的发病危险因素;
3、完成ROP发病率和治疗分析,评价寒地ROP筛查和治疗情况,以便优化和改进医疗策略,提高治疗成功率;
4、构建中国寒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基础数据库,通过系统记录和分析ROP病例,为制定地方性防治政策提供依据。
“光明宝贝”项目分中心授牌
3月9日,孙大卫教授和胡丽秘书长一起,为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鸡西市妇幼保健院等颁发项目分中心牌匾。至此,“光明宝贝”项目在黑龙江省内已落地6家分中心,救助网络再次扩大,让更多困境家庭患儿得到高效、便捷的公益救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张中宇主任对多中心研究进行整体介绍,明确了总中心与分中心的任务分工,现场发放流调表,并展开交流与意见反馈,为后续为期两年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胡丽秘书长表示,未来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各支持单位将携手共进,借助多中心研究的力量,不断提升寒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水平,并持续推进公益医疗救助,共同守护这片黑土地上最稚嫩的目光。
光明宝贝项目简介
“光明宝贝”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救助项目是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设立的儿童医疗救助公益项目,采用定点医院合作模式,联合深圳眼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等各地龙头医院,逐步构建起了覆盖我国华南、东北、西北的三张公益救助网络,资助困境家庭ROP患儿接受优质的手术、筛查以及必要的救护车转运等医疗服务,现已投入170万元专项基金,为300余名患儿托起光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