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 18:29:52 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阅读 149
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 ,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再次携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伊春森工集团,和来自中兴通讯的20余位员工志愿者一起,在白桦河林场的50亩林间空地植下7500株云杉,让老林区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丽,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项目总监李夏洁,伊春森工汤旺河林业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业新,中兴通讯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毕崇文共同为“2024中兴通讯员工碳中和林”揭牌,这块公示牌不仅记录了中兴人对低碳环保事业的热忱,更传递了我们构建绿色未来的美好愿景。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纷纷拿起铁锹、水桶等工具,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植树活动:有的挖坑、有的扶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细致,生怕一丝疏忽影响树苗的成活率。
植树完毕后,每位参与志愿者可以认养一棵树苗,并为它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挂上专属名牌,自行定位苗木位置,定期关注树苗的生长情况,记录它的成长历程。
这片“中兴森林”在小兴安岭的扎根,不仅是为大地添上一抹新绿,更是为未来播种希望。每一棵新植的树苗,都承载着中兴人对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它们将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成为守护我们蓝色星球的绿色卫士,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宜居的家园。
树木如何固碳
树木固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树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实现了固碳。这些碳在树木死亡或腐烂之前会一直储存在树木内部,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树木的固碳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年龄、健康状况等。
此外,人工林的固碳能力也可能受到经营模式的影响。例如,我们在“中兴森林”种下云杉、红松等树苗后,后续还需要林业工人每年定期抚育,通过施肥、间伐和去除林下灌木杂草等常规经营措施来提高林分的生物量和碳密度,从而加快林分的生长和提高人工林的固碳速率。